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精准惠农,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责,聚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这一民生重点,通过全链条监督、精准化施策,严查资金使用漏洞,推动补贴资金规范高效发放,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廉洁动能”。
凝聚监督合力,严防资金“跑冒滴漏”。强化“组局”联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对全市17个县(市、区)符合政策的农户进行收购、登记审核兑付工作。对机具铭牌、补贴兑现、实际使用场景等核心信息实施现场核验,通过比对购机发票、产品合格证与实物参数,杜绝“套牌机”“改装机”等违规申领行为。聚焦购置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问题,紧盯“一人多机”“短期集中购机”等异常情形,要求县(市、区)逐台核实、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全面排查2023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937万元,覆盖购机户27343户。
拓宽监督渠道,畅通举报“最后一公里”。坚持“开门整治”,通过政府网站、村务公示栏等渠道,公开补贴政策、申请流程及监督电话,设立举报热线,鼓励群众举报违规行为。制定《桂林市农机信访举报工作制度》,推行“阳光公示”制度,实现申请、审核、发放全流程公开,强化群众监督。针对群众反映的补贴申报流程繁琐、购置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问题,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简化手续,全面推行“手机APP线上申请+线下核验”服务模式,实现农户“现场预登记、专人指导操作”,压缩办理时效,提升农户满意度。
健全长效机制,构建监管“闭环链”。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数据预警-核查处置-整改问责-完善制度”闭环机制。对整改不力的部门,持续跟进监督,对未完成整改问题的进行挂牌督办,8月底前全面清零,确保每一笔补贴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筑牢廉洁思想防线,推动补贴资金监管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