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县林业局,副局长陈和是大家公认的技术骨干。他扎根林业多年,对山林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平日里为人老实巴交,工作兢兢业业,能和下属打成一片。
在分管项目的这些年,陈和有自己的“原则”:只要不把钱装进口袋,就不算违规违纪。单位门卫室高档礼品礼盒来来去去,他清楚背后的利益交换,对此鄙夷不已。面对商人老板的贿赂,他坚决拒绝,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也不热衷应酬,让老板们无计可施。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终会倒在老乡之情的“围猎”下。
春节临近,陈和盯着办公桌上堆积的材料出了神。为了完成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的任务,大家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不辞辛劳,作为领导的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突然手机震动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发小赵强的微信跳出来:“老地方,等你喝两杯。”
火锅店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陈和的眼镜,他夹毛肚的手顿了顿,自说自话似地说道:“兄弟们天天加班到半夜,我这当领导的,连个慰问品都发不出,唉……”
“这事简单,包我身上!我出点钱,就当给大家过年添个喜气。”陈和刚要拒绝,赵强往他碗里夹肉,强调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不用客气,还说钱不是给他个人,是给辛苦的同事。
陈和心里有些动摇,他想,这钱又不是给自己,是给同事谋福利,即使被发现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赵强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不会害自己的。于是,在赵强的再三劝说下,陈和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笔钱。
拿到钱后,陈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能给同事发过节礼品礼金,忐忑的是隐隐觉得不对劲。
小年那天,他把5万块换成超市购物卡发给同事,看到同事开心的样子,听着感谢的话,忐忑就被抛到了脑后。
但赵强的“好心”并非无偿。他一直觊觎林业局的一个造林项目,知道陈和分管项目,便想借此拉拢。给了陈和钱后,他找机会提起项目,希望陈和能把项目交给他做。
“招标有规矩,不好插手。”陈和犯了难。
“兄弟你看着办,成不成的我都记着这份情。”赵强掏出个信封塞给他。
陈和一开始犹豫,但想到之前发红包的事,又觉得赵强是发小,不会出岔子,而且给谁做都是做,便鬼使神差答应了。
在班子会上,他特意强调赵强公司的方案“更符合本地实际”。凭借他在技术和经验上的权威,项目顺利落到赵强手中。此后,赵强送钱送酒,陈和都转手分给同事,觉得自己只是帮发小忙,没直接收钱为自己谋利,不算犯错。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和的行为很快被群众举报。青山县纪委监委迅速介入调查,陈和违规发放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的事实被查得一清二楚。看着笔录纸上“违规发放津补贴”“利益输送”的黑字,陈和后悔不已地说:“我一直以为只要不把钱放进口袋就不算犯错,没想到,我还是被‘人情’给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