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新市建投集团项目部主任周明的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城南快速路项目合作方案,另一份是集团刚下发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他扫了眼“人均餐费不超100元”的条款,指尖在方案上敲了敲,拿起电话拨给合作方鑫源建筑的王总。
“王总,方案细节得当面碰,今晚就定在临江轩吧,那儿安静好谈事。”周明语气自然,仿佛在安排一场寻常的办公会。
电话那头的王总立刻应承:“周主任费心了,我这就订包间,再叫上两位技术负责人,咱们把细节聊透。”
挂了电话,刚入职的小林拿着项目方案进来,瞥见周明在备忘录里写着“临江轩3号包间”,忍不住多嘴:“周主任,临江轩人均消费得三四百,咱们集团新规定不是说公务接待有标准吗?要不换家平价餐厅?”
周明放下笔,靠在椅背上笑了笑:“小林啊,你还是太年轻。这不是普通吃饭,是谈几个亿的项目,环境差了显得不重视,万一细节没谈拢,耽误了工期谁负责?再说了,咱们是国企,对接重大项目哪能跟小公司一样凑合?这叫‘工作需要’,不算超标。”
小林还想再说,周明已经拿起外套:“你也一起去,多学学怎么跟合作方沟通。记住,国企做事得有国企的规格,别把‘吃喝’跟‘办事’搞反了。”
当晚的临江轩3号包间,落地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桌上摆着帝王蟹、东星斑,还有王总带来的两瓶飞天茅台。王总频频给周明敬酒:“周主任,这项目能推进这么快,全靠您鼎力支持,这杯我敬您。”
周明端着酒杯,眼神扫过满桌菜肴,心里没半分波澜。在他看来,自己没拿合作方一分钱,没接受任何礼品,只是借着吃饭谈工作,顶多算“公务用餐”的延伸。他甚至觉得,集团的规定太死板——要是在小饭馆里吵吵嚷嚷,怎么能静下心来聊技术参数?要是只点两荤一素,岂不是显得国企小家子气,让合作方看轻?
“王总,你放心,只要你们施工质量达标,后续的绿化、照明项目,咱们还优先考虑你们。”酒过三巡,周明拍着胸脯承诺,全然忘了文件里“禁止在接待中承诺项目利益”的条款。一旁的小林捧着茶杯,看着满桌没动几口的珍馐,手指紧紧攥着桌布,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酒足饭饱后,王总提议去楼上茶室喝茶,周明自认守住底线地摆摆手:“不了,项目谈完就行,别搞多余的。”
一周后,周明正在办公室修改方案,集团公司纪委书记李清突然带着两个人进来。“周主任,有群众举报你在城南项目对接中,违规接受超标准宴请,还涉嫌在接待中承诺项目利益,请你配合调查。”
周明当时就懵了,拍着桌子辩解:“我那是工作餐!是为了谈项目才去的临江轩,怎么就违规了?国企对接重大项目,难道还得去路边摊?”
“周明,你混淆了‘公务用餐’和‘违规吃喝’的界限。《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里写得很清楚,重大项目对接可以安排工作餐,但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更不能借‘工作需要’之名行超标享受之实。你所谓的‘国企规格’,不过是给自己的违规行为找借口。”李清说着拿出那天的消费清单。
证据面前,周明的肩膀慢慢垮了下来。他想起那晚满桌的珍馐,想起自己对小林说的“工作需要”,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模糊界限”里,把“不可为”当成了“可为”。他总觉得国企有特殊性,却忘了无论什么身份,纪律的红线都不能碰。
最终,周明因违规接受超标准宴请、违规承诺项目利益,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市建投集团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明界限、守纪律”专题警示教育,让所有员工明白:国企的“特殊性”,从来不是违纪违法的挡箭牌,而是坚守底线、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