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监督故事丨合作社成员的“辛苦费”

作者:赖依枫
来源:桂林日报
摘要:“合作社相关台账完整,唯独会计账册和会计凭证有部分模糊不清,而且经过调查,有60万的资金‘凭空消失’了……”这是全州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的反映,称该县某葡萄专业合作社的部分财政资金去向不明,疑似被人套取私分。

  “合作社相关台账完整,唯独会计账册和会计凭证有部分模糊不清,而且经过调查,有60万元的资金‘凭空消失’了……”这是全州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的反映,称该县某葡萄专业合作社的部分财政资金去向不明,疑似被人套取私分。

  为此,该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着手调查。经过初步核实,该县纪委监委掌握了该合作社的专项资金一共200万元,有140万元用于葡萄示范园的建设和品种研发,而有60万元的资金没有相关财务明细证明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合作社成员称合作社的项目资金已经用完了,但因为合作社没有专业会计,所以账本和资金去向记得比较乱。

  随后,核查组查看了合作社申报资金的合同,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几份签订时间相近的合同申报数额加起来刚好是60万元。

  于是,核查组一方面与通过该合作社申报项目领取资金的人员逐一谈话,了解合同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调取合作社成员的银行流水进行比对。

  经过谈话,核查组了解到,几份签订时间相近的合同签订人对合同内容并不知晓,是合作社工作人员以方便单位账外开支资金需要人员签字证明的借口通知他们在合同上签字。同时,核查组还从银行流水中发现:合作社4名成员的银行账户上存在同一时间段汇入大额工作补贴的现象。

  核查组再次找到几人进行谈话:“你们几个人银行账户上的大笔工作补贴怎么解释?”

  “是我们的‘辛苦费’。”

  “有什么文件规定你们能领这些‘辛苦费’吗?是谁给你们发的补贴?”核查组接连追问。

  “其实是用剩下的财政资金发的,有段时间合作社一直没发展业务,户头剩的60万元也没动,大家觉得自己在供销社领的工资很少,与工作付出不对等,就提出弄点‘辛苦费’补偿一下自己,经过商量我们决定通过他人名义虚报项目将其中的20万财政资金套取出来私分掉。”供销社原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蒋某某向调查组道出了实情。

  事情真相大白,最终,蒋某某等4人都受到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同安镇: 靠前监督 还田园“净土”
临桂区:加强村级监督 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